政策推动需求分化 2018Q3电动车市场报告
反观无强制上牌政策地区用户,续航、价格和外观依旧是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关键项,考虑上牌因素的用户占比不足15%。
在针对北京和环首都地区无强制上牌政策城市(不含防盗备案登记上牌)的统计分析中,两地消费者对于不同车型的购买意愿出现了显著差异。 北京市由于今年7月起全面禁售“超标车”,9月又推出了上牌令,这导致国标车的购买意愿陡增,超过8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选择国标车型,另有接近14%的用户愿意选择能上摩托牌照的电摩车型。 但对于无上牌政策的环首都地区城市消费者而言,国标车的需求并不旺盛,简易踏板和踏板电摩依旧是最受欢迎的两大类产品。 线上线下同步丰富购车渠道选择 一直以来,线下经销商门店都是消费者购车的首选途径,即便电商对传统零售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受制于电动自行车的产品属性,线上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是线下的补充。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购车的渠道呈现多元化发展,但线下门店仍然是70%以上消费者的首选;电商平台在经历了过去一年的发展后,增长势头放缓,但同比仍有10个百分点的增长。 品牌官网渠道的下跌在意料之中。一方面,各大品牌对电商平台更加重视,甚至有很多新车型会在电商平台众筹和首发,这极大削弱了品牌官网的新品优势;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业务更加成熟,用户体验远比品牌官网出色。加之电商平台和品牌官网大多数都采用了线上下单线下指派的方式,品牌官网对于电商平台几乎没什么优势可言,被消费者抛弃也是情理之中。
价格一直以来都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电动自行车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 对比去年同期数据,2018Q3季度消费者对于电动自行车心理价位区间分布呈现出向上转移的态势。
具体而言,4K及以上价格区间的用户接纳比例翻番,占比追平2K及以下用户比例;2K-4K以及2K以下价格区间用户比例均出现小幅下降。 但是,半数以上消费者对于电动自行车的心理预期价位仍在2K-4K,这个区间依旧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动自行车的价格主战场。
品牌和车型的用户关注度反映了一段时间内消费者关注倾向,同时该项目统计受销量影响较小,更加客观真实地表达了用户的品牌和款式偏好以及品牌市场活动的影响。
品牌关注度榜单反映了一段时间内用户对于各个品牌的关注程度。 榜单中Q3季度品牌上榜和排名情况较Q1、Q2季度出现了较大出入,这与各大品牌集中在年中发布新车以及积极的市场活动有关。 得益于世界杯积极的营销策略以及新品发布,雅迪依旧保持了品牌关注排行榜的首位。但由于今夏各大品牌的市场推广策略也相对积极,新品也是各具亮点,所以雅迪在关注度占比上略有下降。 Q3季度榜单中,小牛、E客电动和速珂再次上榜,且整体关注度排名上升势头明显,这表明消费者对于高端智能锂电车的接受程度在不断提升。相反,部分传统品牌的用户关注度出现下滑,传统品牌产品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值得关注的是,老牌摩托车企五羊本田出现在了榜单之中,五羊本田电摩车型是国内较早通过3C认证且可以办理正式摩托车牌照的品牌车型,在电动车上牌的大背景下,合规电摩车型也成为了部分用户关注的焦点。
从具体的产品关注度榜单上,很多新品车型上榜,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上榜的10款车型中有8款为锂电驱动,仅有两台为铅酸电池车型,锂电车型已经获得了用户的认可,未来取代铅酸电池只是时间问题。 除了有新品车型外,经典车型依旧保持了相当的关注度,例如爱玛蛋蛋和小牛N1S这样的传统经典车型,仍然拥有很高的用户关注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