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动需求分化 2018Q3电动车市场报告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2018年,电动车行业发生了诸多变化。新国标的颁布推动了轻便锂电车型的热销,而各地对于电动车管理政策的不断细化升级,也直接影响了经销商和消费者对于车型的选择。 2018年三季度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调研报告 看点一:新国标“捧红”轻便锂电车型 看点二:上牌新政影响传统“豪华款”销量 看点三:电动自行车轻摩化趋势持续,高端车型热度提升 看点四:海外市场竞争或改变市场格局
目前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为2.5亿辆,从业人员约500万。由于之前整个市场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监管,导致了行业发展长期无序。 2018年中,《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 17761-2018,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发布,电动自行车行业3C认证也正式出台,整个电动车行业随即迎来一轮新的调整与变革。
根据相关行业协会给出的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年产量在3100万辆上下浮动。2018年1-6月,全行业累计实现产量1344.2万辆,同比累计增长7.7%。
2018年上半年全行业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十强企业(按销量排名)累计产量占比再创新高,突破50%大关,市场头部品牌的集中度不断升高。
根据百度指数显示,新国标颁布后,关于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和上牌的搜索热度呈现暴增态势。一方面,这反映出电动车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众对于电动自行车规范和上牌几乎一无所知。
年中新国标发布直接引爆了民众对于电动自行车的关注度,关于新国标的百度指数急剧上升,并且关键词热度持续至今。 有很多城市此前早已开始执行电动自行车上牌政策,但9月份北京正式宣布将实施该政策引爆了舆论的关注。
北京的特殊地位使得其对待电动自行车的态度更加具有参考意义。根据《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规定,北京市将实施电动自行车上牌政策,并将在未来逐渐清理超标车型。 新政一出,关于电动自行车上牌的百度指数直接暴涨400%,尽管中间由于国庆假期导致热度下滑,但国庆长假后,关于上牌的搜索和讨论热度又迅速回到假期前水平。
自年中新国标颁布之后,尽管政策在2019年才会正式实施,有关部门也给予了一定的“缓冲期”,但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于电动自行车的需求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可以看出,相较去年同期,消费者对于电动自行车(国标车)的购买意愿出现了大幅增长,而对于简易踏板车和“豪华款”车型,由于无法实现合法上牌,购买意愿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
而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因素的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选购需求大部分并没有因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唯一的例外是车型因素。究其原因,这很大程度上与新国标和上牌政策有关。 针对有强制上牌政策地区和无相应政策地区的调研数据进一步证实了以上判断。 我们选取了以京沪两座城市为代表的强制上牌政策地区被调查者以及部分无强制上牌政策城市的被调查者进行分析。 数据显示,上牌力压续航、价格和外观,成为了京沪两地消费者购车的新决定性因素。
(编辑:吕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