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吕梁站长网 (https://www.0358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交互 > 正文

专访余晓晖: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9-03-17 17:23:14 所属栏目:交互 来源:人民网
导读:副标题#e#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等。 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围绕推

余晓晖: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各方协同形成发展合力,主要采取以下举措:一是成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2月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立,负责统筹协调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全局性工作,重点是审议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和重要工作安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要事项,加强对重要事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二是组建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2018年11月,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聘请42位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相关专家组成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主要针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中战略性、全局性、专业性问题,开展相关咨询和论证活动。

人民网记者:为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制定了哪些保障措施?

余晓晖:国家层面,《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法规制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强化专业人才支撑及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6项保障措施,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在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的统筹协调下,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国税总局、统计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委积极协同,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共同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地方层面,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结合本地实际,培育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引入外部力量,加快地方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并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动力。

人民网记者:在工业互联网网络方面出台了哪些相关政策?

余晓晖:为指导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有序开展,明确网络建设方向和重点,加快网络升级改造进程,2019年1月,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及推广指南》。该《指南》细化了工业企业建网络用网络的总体目标、实施路径和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建网用网的突出问题。《指南》提出以“立标准”为基础,以“建网络、用网络”为核心,以“创环境”、“建秩序”为保障的思路。重点针对部分企业在网络建设时无从下手、无可参照、无法预期的现实问题,提出打造企业内网和企业外网标杆网络的重点任务。通过建设技术创新和行业应用测试床,增强网络技术创新能力,加速新技术应用部署和标杆网络复制推广,培育形成网络化改造新模式。

人民网记者: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方面出台了哪些相关政策?

余晓晖:为引导各方合理布局,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落实施,先后出台多份针对性政策文件。2018年5月,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工业APP培育的重点方向、主要目标、四大主要任务及三项保障措施。2018年7月,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指导并规范了平台标准制定、培育推广、生态建设、运营管理和能力评价等方面的工作。此外,上海、广东、江苏等多个省市发布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明确提出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并通过“生态供给资源池建设”和“标杆打造”等多种方式,推动平台关键技术突破和实践推广。

人民网记者:各省区市推动本地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制定情况如何?

余晓晖:地方政府以《指导意见》为指引,结合本地实际,相继推出本地的工业互联网相关发展政策,指导本地工业互联网发展。据统计,截止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广东、福建、辽宁、安徽、河南、吉林、青海、甘肃、贵州、山西、江西、浙江、宁夏、湖北、江苏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出台本地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湖南、山东、广西等省也将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部署企业上云、平台建设、技术改造等重点工作。从各地方政策内容看,均结合本地产业基础和优势,重视各类要素投入保障,并强调通过引入外部资源助力本地发展。

我国工业互联网的未来什么样?

人民网记者: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具备怎样的现实基础?

余晓晖:我国工业互联网整体上已具备规模化推进的条件。一是工业基础不断夯实。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1.7%和8.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5和2.7个百分点。二是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网络,骨干传输网正向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演进,5G技术研发试验已完成第三阶段测试。2018年我国私有云和公有云市场规模分别比上年增长44.4%和22.9%,云服务得到快速普及。三是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已分别达到63.3%、46.4%、44.8%和39%,为工业互联网渗透应用提供前提。四是应用实践探索不断丰富。国内工业企业、信息通信企业等多方主体均积极投身工业互联网建设与应用,已形成不少宝贵经验,为我国紧随国际主流实践、率先探索形成特色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人民网记者:我国在发展工业互联网方面具有哪些比较优势?

余晓晖:一是在发展基础方面,我国既是制造大国,又是网络大国,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备、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创新活跃的互联网产业,在工业互联网统筹推进、融合创新方面具备更广泛的基础。同时,庞大的市场及丰富的应用,构筑了巨大的数据资源优势。二是在产业推进方面,我国大中小企业均积极投身工业互联网,大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寻求系统性优化提升与核心能力打造,中小企业则借助工业互联网加快数字化能力补课和实现单点创新突破,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更为活跃广泛。三是在应用创新方面,国内市场空间广阔、应用场景丰富,能为工业互联网各类探索实践提供试验验证环境,具备更为有利的催生和孕育新模式新业态的条件。四是在生态环境方面,国内制造企业、ICT企业、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等对工业互联网的关注度和投入热情都非常高,已初步形成多方协同、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人民网记者: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下一步发展重点是什么?

(编辑:吕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