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胜利:张勇与刘强东的第一次交锋
不过侯毅没想到的是,京东到家在1年内连续更换了包括他本人,邓天卓,王志军在内的三任负责人后,刘强东竟然会把半条命交给了合作伙伴。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盒马鲜生尽管作为侯毅掌控的独立公司运作,但当前仍然以事业群形式存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组织架构中,而刘强东却并未食言,合并后的达达-京东到家果然完全脱离京东体系,自成一派,与京东数科、京东物流截然不同。 也许上帝偏爱达达,或是蒯佳祺运气极佳。 新达达成立后,京东与沃尔玛1号店的大型并购案在几个月内发生。由于并购案后,京东&沃尔玛与达达三家间存在的股权关系,使达达很快开发了沃尔玛这个在“京东到家”时代几乎不可能开发到的大客户。而恰好是达达团队出面解决了沃尔玛自收购1号店前就止步不前的中国电商化道路,使得沃尔玛在后续的2年内对达达连续送出了三笔合计超过1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而在与京东的合作方面,由于京东商城与天猫在电商行业赛道上的竞争加剧,尤其是自2016年开始京东突然采取攻势并力推618夏季大促的举措,实际从战术意义上是打乱了天猫商家通常需要半年才能完成对双11备货秩序和以双11为核心的阿里零售运营节奏。但随着京东大促的发生,也让马云数年前炮轰“京东模式和刘强东根本无法管理100万配送员”的问题被提前暴露: 京东物流在面对并发订单暴涨几倍甚至几十倍时,最大的问题不在遍布全国的亚洲1号能否扛过订单峰值袭来后持续满负荷的运作,而在距离C端通常只有几公里范围内的配送点。京东既不可能为了618而真的招100万配送员让马云看笑话,又不愿意为了降低成本进而牺牲刘强东视为性命的物流服务竞争优势。于是在这个时候达达成了拯救京东物流的英雄:大促时期,一夜间可以给京东在全国调拨出数百万运力,并以最快的速度将配送站的包裹送到距离他们最近的C端手里——马云的问题,已被达达攻克。 2019年春节后,蒯佳祺的办公室正式从八佰伴搬到了黄浦江边的渔人码头。今天他的办公室里总放着一只对着黄浦江对岸的高倍天文望远镜,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其作为继腾讯马化腾、吴宵光以来又一位爱好天文学的中国企业家,而另一种可能的解释则是其时常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人流和交通情况——因为盒马鲜生在上海浦东唯一的门店“金桥国际广场店”恰好就在这里,与他办公室的直线距离只有5公里。 反目的队友,才是最可怕的敌人。 03 — 2019年9月中旬,饿了么全线接入盒马鲜生150家门店,标志着盒马三公里半径的急速达配送区+蜂鸟配继续延伸半径至更远地区的战略意图已经达成。而在同一时间,持续保持中立的达达即将赴美IPO,最新一轮估值接近300亿元的消息再次被多家媒体报道,也从侧面证明了即时配赛道蜂鸟、美团、达达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成型。 当新零售这个概念进入自诞生以来第三个年头时,我们惊奇的发现打败传统生鲜冷链的并不是腾讯或者阿里巴巴、京东,也不是盒马鲜生、7Fresh、超级物种等先进的线下场景,而是2019年的中国物流速度。 速度关乎成本,成本命悬冷媒。干冰冷媒的成本高,且易挥发,容易爆炸的特性,使得干冰无法上飞机,而冰袋价格虽然只在5毛钱/袋左右,但随着外部气温的变化,特别是夏季让依靠冷媒维持的低温环境变得不再可靠,这种情况下出现的问题便是冷媒使用量的激增导致成本的暴涨。 从目前现实情况看,所有当前需要借助冷媒来做次日达的生鲜电商,从2019年的物流成本结构上看已经不成立了——安鲜达的溃败,猫超生鲜频道的关闭从侧面印证了这个说法。 来自易果鲜生的一位朋友告诉「朱思码记」,生鲜B2C模式其实从一开始就并非是全国通吃,诸如东南地区消费者热爱新鲜食材,这就导致其毛利最大的高客单冻品在华南几乎无人问津,而瓜果蔬菜鲜品的客单价和毛利率又偏低,加上沿海地区气候的炎热导致冷媒使用量又普遍高于中国其他地区,使得上述市场因为亏损而不得不放弃。但在北方,生鲜B2C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由于北方自古以来的饮食中就缺乏新鲜食材,导致存货经济大行其道,而以北方用户为基础的京东超市生鲜频道之所以能够守住半壁江山,事实上和北方用户的力推有着直接关系。 不过在冷链物流的问题上,盒马、每日优鲜、达达-京东到家配送时强调的「时间冷链」概念,从先进性和成本结构上看其实已经超越了脱离次日达而提速进入半日达概念的京东超市——因为半日达实际上仍然是基于京东物流体系升级的产物,但本质上半日达和次日达的成本在京东物流的B端没有任何区别,真正的区别仅仅只是C端的用户体验。 然而,十次事故九次快,物流的速度却竟然也成了一把无形的双刃剑。 一瓶酱油要网上买,拿酱油做菜当然需要半小时达,可最终导致的是大家都为了争夺这个市场而选择提速,提速的结果是只能建立海量的前置仓。速度如此之快,货品如此之丰富,究竟是C需要,B需要,还是资本市场需要?为什么四通一达不做生鲜,顺丰做?但四通一达却做大量的生鲜配送呢?今天所有的生鲜大商家都自己建仓了,如果要仓就必须要做配送,如果要配送就要养人,但有没有人仔细想过现在B做的这个事情恰恰是物流公司做的事情。 来自中通物流的一位高级供应链专家向「朱思码记」坦言,一切打着提高体验为口号的新商业模式最终还是会回到本质,而物流的核心不应该是增加了开支,而是降低了整体成本的同时还提升了周转的效率。 随着拼多多对阿里、京东两家威胁伴随其攻势被继续放大,两家当前也越来越重视下沉市场的份额。但当前在新零售概念下的生鲜下沉市场,各家在中心城市间不断提升并强调速度却再次成为鸡肋。 三四五线对时效的要求不高,首先他们需要的是当地买不到的。因此社区团购模式在三四五线很火的源于在于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冷媒使用量,其次集合订单容易节约配送成本,这个时候已经不是B2C概念,而是TO B的干线。 (编辑:吕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