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林明:建设城市智能体要整合“朋友圈”的力量
“城市要从一个有机整体来看,要具备深度学习能力,并不断通过处理城市底层问题,提升城市自动化水平。所以,如果要看到整个城市形成一盘棋,更好地实现一体化、智能化,那么智慧城市必须要从城市大脑走向城市智能体。” 近日,在华为城市智能体峰会2020期间,华为智慧城市执行总裁林明这样告诉记者。 在林明看来,城市智能体是秉承“以人为本,以用为本”的初心,以超越城市大脑的架构,把城市与ICT技术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打造的数据驱动、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城市级的一体化智能协同系统。城市智能体旨在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让居民的幸福感更强、让企业生产效率更高、让行业更具创造力。 这就要求城市如同人体一样,不仅要有“大脑”,还要有“躯干”、“神经”、“五官”和“手脚”。正如林明所说:“面向当前的新课题、新挑战,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一个城市不仅需要智慧的大脑,它还需要灵活的手脚,还要耳聪目明,并具有畅通的血脉。” 在实践的过程中,城市智能体有哪些具体可视、可感的应用场景呢?华为全球政府业务部副总裁、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总裁王彬告诉记者:“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打造了24大精品场景化的解决方案,覆盖机场、水务、应急、政务服务、城市运行管理等领域。这些项目都在不同城市进行了实践,像深圳、上海、苏州等。” 在政务服务方面,他举例称:“很多人在办事的时候都会遇到类似的场景,比如说孩子出生时需要办多个业务,像上户口、办出生证、打疫苗等。而从城市智能体角度,则可以把这些场景所需要的服务横向打通,统一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这样可能原来办完这些业务需要跑6次,现在只需要跑1次就够了,缩短了办理周期。这也是回到了以用户为中心,有利于让用户享受到更好的体验和业务流程。” 记者了解到,目前华为针对政务服务改革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助力城市决策者通过现代化手段实现“秒报秒批免证办”;同时,华为还打造了智慧政务 “1521”解决方案——1个入口、5类应用、2大平台、1个底座,为群众和企业法人提供“一码通”、“一网通”、“一号通”三类政务服务,通过“政务通”实现政务服务的一站式快应用入口,并真正实现政务一网通办、城市一网统管、市民一码通行。 在水利水务方面,王彬表示:“苏州全市有一万多条河流支域,如果通过人工巡查是非常耗时的,所以我们通过5G无人机快速地加载AI算法,自动识别河流出现的蓝藻漂浮物、垃圾,以及非法捕鱼等行为。” 据悉,华为针对水利水务信息化所面临的传统感知设备部署难、运维难等痛点问题,运用人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用有限的人力实现更多的水利水务监管工作,实现“水尺识别、浊度识别、影像测流、排口监控”等场景的监测管理,对“岸线入侵、垃圾抛洒、水面蓝藻、游泳识别”等事件实时告警,成为助力监管的“慧眼”。 结合近年来华为在智慧城市建设的一系列实践,林明告诉记者:“跟合作伙伴一起探讨智慧城市这套系统非常有必要,比如如何运营管理中心、实现基于城市的数据的运营。基于智慧城市开放的生态一起打造整个体系是最关键的,建设智慧城市不能吃独食,要有效整合各个方面力量,最终服务整个智慧城市建设。” 近年来,华为一直在加快构建自己的“朋友圈”,开放使能平台,联合伙伴开放式创新,并快速提供适配需求的客户场景化解决方案。 近日,华为发布城市智能体全场景解决方案及合作圈3.0,启动“聚百家伙伴,谋千亿市场”的智慧城市合作战略,以促进5“机”协同、数据连通。目前,合作圈3.0已聚合全产业链近百家合作伙伴,跨投融资、咨询顶设、集成交付、解决方案、运营服务、多元化产业等多个领域,并提供覆盖12个行业的24个场景化应用。 对此,华为数字政府副总裁、合作伙伴业务部总裁章文志表示:“未来,华为将携手合作圈3.0伙伴,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放使能平台构建联合解决方案,并推进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助力城市智能体,为客户创造业务价值,从而成就伙伴商业成功。” (编辑:吕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